Last Updated on 2023 年 11 月 4 日 by 萊恩 Ryan
奧立佛・帕克曼:通往心靈自由的唯一一條路,就是放棄否認人有其局限、以為能使命必達的幻想,專注於做好少數幾件重要的事。
為何挑這本書
看這本書應該算是衝動購物。這是我第一本在讀墨買下的電子書,先不說內容,閱讀體驗感大好評!
首先是可以標示金句,立刻就能變成圖卡,製圖免煩惱(笑)
再來是適時提醒休息功能,這也很不錯~
不過在不同平台切換的速度感有點落差,我很常在手機和電腦之間轉換,有時候自動跳轉的速度沒有跟上,這點我想可能還要再觀察一下。
回到這本書,原先我可以說是「生產力信徒」,從個人簡介應該就能看出來。
不過書介已經提到,這本書其實是對坊間「時間管理」等系列書籍與觀念的反動,雖然作者自己本身就是以撰寫生產力為主題的專欄作家,卻在疫情間寫出了狠狠打臉自己(也打臉我)的這本書,他的思考究竟是什麼?
讀這本書的時候,會感到作者的某些想法有些悲觀,或許疫情影響,但的確這件事讓全世界共同反思工作、時間是否要一如往常?事實上,我們都能很肯定地說:回不去了!
簡要重點
書名叫做「人生4000個禮拜」,你覺得這是很長,還是很短呢?
我的第一想法是:人生只有4000個禮拜嗎?一下子就過完了欸。
我們用熟悉的時間單位來換算,4000個禮拜其實也有80年喔,這樣是長還是短呢?
以台灣人來說,2022年內政部表示國人平均壽命80.86歲,其中男性77.67歲、女性84.25歲;與聯合國公布2019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,我國男、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.5歲及9.3歲。
也就是說,取平均來說,每個人都很有可能活不到4000個禮拜。
當你知道這件事後,你還想過著現在的生活方式嗎?
舉幾個書中令我驚訝,並且反思不已的想法:
- 工作永遠做不完,因為效率提升的同時,我們對標準的要求也提升了。
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‧霍爾(Edward T. Hall)談到現代世界的時間,感覺就像是永遠不會停下的輸送帶,我們一送出完成的工作,就會冒出新工作。
- 你是真的有副業,還是永無止盡工作?
忙碌被重新定義成「複業」(hustle)——無止境的工作不再是必須忍耐再忍耐的重擔,而是令人振奮的生活方式選項,值得在社群媒體上炫耀一番。然而事實上,複業其實是極致的新瓶裝舊酒:壓力逼得我們把永遠在膨脹的活動量,塞進每天再怎麼努力也不會多出一分一秒的二十四小時。
- 迷惑於「未來利益,重於眼前」,這是許多理財書籍著重強調的觀念。
為什麼要活在未來?不,我不是說專注享樂、不管退休金規劃了,而是我們到底有多怕未來過得不好,而犧牲了現在呢?我們是不是在用盡力氣,逃避眼前的現實?
- 方便省時,真的是最需要的特質嗎?
這裡有個例子,比如說卡片。我想沒人否定,手寫卡片所帶來的「溫度」,永遠是電子賀卡比不了的。挑卡片、用特殊墨水或筆寫下文字、再找到郵筒寄出的種種不便,其實每一樣都體現了「心意」。換句話說,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寶貴,手寫卡片展現出的「心意」,毋寧說是「我願意為你這個人所花的時間」,這樣一比,電子賀卡的便利反而是糟糕的特質了。
- 哲學家海德格認為,「我們是一段存在的時間」。
我們並不擁有時間。我們「就是」一段時間。這樣的想法好玩嗎?我們都知道,今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,但我們大部分人的活法,其實是認為:明天會先來。所以我們盡情虛擲時間,尋找大量「殺時間」的方法。這對海德格來說,很不可思議。他的說法是「沉淪」。因為我們逃避一種嚇人的責任:必須決定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。
- 天啊!怎麼有人想要自我成長?
讀到此處,真的忍不住笑出來。管理時間,其實就是面對人的有限性:「接受我們『不可能』做完所有的事」。關於時間管理的建議,作者整理了3條:
在時間方面先支付自己。如同領薪水時先儲蓄一樣,就不會覺得被迫少了什麼,那就像一開始不存在。因此,在一天的開始,先做自己喜歡、重要又不緊急的那些事吧。
限制進行中的事。如果你和我一樣,手上有數百件代辦清單、幾十件覺得超酷一定要做的事、好幾種想成為的身份(但代價是跳來跳去,永遠沒做),那麼這個建議和我年輕又前途遠大的好友一樣:不如就只專心3件事就好,甚至是3個月只完成1件事!
抗拒中等誘惑。這個故事有意思,傳說是巴菲特教人如何排列優先順序,一開始列出25件,先挑最想做的5件,然後盡力「避免」去做剩下的20件!因為那20件偏離人生核心價值,卻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你分心。
但這本書並不是要提倡「活在當下」這個理念——當然,這也很重要——我想,作者受疫情影響反思的是,我們能夠在做事的時候都能體驗「深層時間」(或說「心流狀態」),並且重新找回休息(並非「無所事事」,而是做「為了做而做」的事),比如跳舞、散步。
關於時下流行的數位遊牧族(Digital Nomad),作者也從時間觀提出反思。他陳列相關證據,指出數位遊牧族常常感到寂寞,而與一群人共同享有假期,其實會讓假期更快樂。作者建議,將時間有時候交給他人,換來的是社群的獎勵。
行動指南
「只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」
究竟如何過活?作者引用心理學大師榮格回覆朋友的信件,榮格寫道: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⋯⋯當你一步、一步走下去,那條路自然會出現。」也就是說,榮格的建議只有一條:「默默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。」
實際上,那也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。
如果我們還能煩惱,其實也意味著,我們將「思索」當作最必要的事,或許我們的本錢比想像雄厚。
按照作者所說,那一件必要的事,就是命運的指引。
萊恩私房話
關於時間,最近有強烈的感受,我都想一一分享出來。
無論是這本書作者反覆強調、略帶悲觀的說法:臣服「時間有限」,接受「生也有涯」,反而能帶來踏實動手做、活出普通人的意義來;或是我同時運作的節食、念日文和恢復更新社群貼文的計畫,實際上卻是落個三頭空的結果。
這些都讓我體認到:沒錯,是該接受人生一直都在失衡,而不是保持無謂的平衡,當我想做好某件事,就一定有我同樣重視的事做不好。
另外,我在過去一個月曾經參與內觀,禁語10天,這極大的影響了我在社群的狀態,我開始思考,每日更新有無必要?為何我的心這麼喋喋不休?我能不能安靜觀察,讓感受升起、消逝,而不執著於記錄和回憶?
也許這本書所提的角度並不新穎,但作者將事實重新陳列,整理出了新的觀察時間的視角,我想將這樣的視角同樣分享給你。
書籍資訊
書名:《人生4千個禮拜: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,直面「生命的有限」,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》(Four Thousand Weeks: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)
作者: 奧利佛‧柏克曼 (Oliver Burkeman)
譯者: 許恬寧
出版社:大塊文化
透過 電子書 閱讀。
購書連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