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3 年 11 月 4 日 by 萊恩 Ryan
賴佩霞:希望這本書,能幫助你找到生活中的美好語言,找回原本就屬於你的自在、坦然、快樂人生。
為何挑這本書
前陣子別的讀書會夥伴挑了《非暴力溝通》作為共讀讀物,仔細考量一番,我覺得原書還是太難。
而《我想跟你好好說話》是賴佩霞寫的入門課,整理她在工作坊與生活實踐的作品,讀來的確輕鬆、好懂。
簡要重點
「世界上有兩種人:有一種人很在乎「誰對誰錯?」(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),在日常生活中,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,說話常有攻擊傾向,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,老是在爭吵、鬥氣、冷戰的情緒低谷中掙扎。
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,他們追求的是美好人生,只關心該做什麼、說什麼,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(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)?他們知道,人生的好運、福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,是必須認真用心經營的,也因此他們心靈更平靜、更樂於學習、更常傾聽、更誠懇表達自己、與家人更緊密。」
前者是豺狼,後者是長頸鹿。
豺狼只會傷害別人,長頸鹿卻能夠予人平靜。
舉個例子吧:
「說過多少遍了,你為什麼老是講不聽?」、「幹嘛老是針對我?」、「又來了,是想氣死我嗎?」、「你根本就是故意的!」、「你從來都不關心我的感受!」、「我覺得你根本就不愛我!」
這就是豺狼式的語言,對自己不夠同理、對他人不夠慈悲,就是暴力。
這也是為什麼,本書封面會是一隻可愛的長頸鹿。
創辦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.盧森堡(Marshall B. Rosenberg)博士,為他的理論做了註解:愛的語言。
愛需要耐心,如果不能完整陳述的愛,殘缺的愛終究無法讓彼此感受到圓滿。
行動指南
「好好說話。」
在《非暴力溝通》中,談話中只有4個步驟,即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請求。
首先是觀察(Observation),也就是具體的說出自己看到什麼、聽到什麼、感受到什麼,完全不夾帶個人偏見、價值觀與評斷。
其次是感受(Feelings),也就是當下「真正的感受」,與你的記憶及過去曾經歷的一切無關。
第三是需要(Needs),也就是弄清楚自己內心到底重視的是什麼。
第四是提出請求(Requests),這裡指的,是具體告訴對方,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。
賴佩霞增加了「溝通」與「同理心」兩步驟,一共6步驟,讓你我都能好好說話。
溝通。讓美好語言,為你建構美好世界觀察。如實平靜陳述,傳遞愛的訊號
感受。說出心裡話,讓我們自由
需要。發現內心渴望,找到滿足點
請求。請與我一起擁抱美麗世界
同理心。同理,為語言注入溫暖
這樣說話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實例:
「爸爸,昨天晚上你沒聽我說完(觀察),以為我先睡覺再做家事是想偷懶,讓我覺得很難過(感受),我想被傾聽、被了解(需要)因此我希望下一次你可以給我說明的機會(請求)。」
看到這可能覺得很饒口,但這是必要的。
賴佩霞告訴我們,過去習以為常、被成功訓練的「高效」溝通方式,其實處處充滿「暴力」而不自知。
如何「自我同理」?是我們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難點。
練習看看,才會重新發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是多麽重要、又多麽被我們所忽視!
記者私房話
讀完這本書,只想閉關一陣子,重新練好這門「第二外語」!
記者的工作一半是說話,一半是寫,可想而知,平時我對說話還是頗有自信。
然而在日常中被朋友開玩笑,怎麼閒聊也像在工作?追根究底、要求細節、舉例講故事?
我才警醒,欸,難道我連閒聊都不會了?
是的,沒錯。我就是閒聊很不拿手。
即使是工作,也可能在不知不覺得罪、惹怒受訪者,導致本該更融洽、更有料的採訪,收穫普普通通。
本書實為非暴力溝通工作坊的記錄,所以有許多對話與練習,稍微瑣碎。
但這種說話的框架,應該謹記在心,因為這是由己及人、釐清自我的說話方式。
日本傳統中相信「言靈」,以為言語有其力量,當說得出來,命運就改變了。
賴佩霞不僅親身實證,還努力推廣,證明懂得說話,真的能引導人的命運實現美好、圓滿。
書籍資訊
書名:《我想跟你好好說話:賴佩霞的六堂「非暴力溝通」入門課》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for Beginners)
作者:賴佩霞
出版社:早安財經
透過 紙本書 閱讀。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歡迎追蹤IG看圖文&關注FB粉絲專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