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3 年 11 月 4 日 by 萊恩 Ryan
樺澤紫苑:人生,是靠輸出達到轉變。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請追蹤IG看圖文&關注FB粉絲專頁~
為何挑這本書
2020/12/31我入手了3本電子書,這本書是其中之一。
初衷是想要知道如何高效學習,按照在書店看到的說法,學以致用有所謂的「最高」,那看這本書應該就對了。
延續日本作家的一貫風格,本書從前面以權威的身份和實證說服讀者,後續說明原理,並介紹生活中的實例,高達80種!
儘管大部分例子都司空見慣(如說謝謝、寫日記),但如果跟著作者的思路,以他統整的框架「輸出」來歸納,其實就能被作者說服,並實踐在個人生活中。
簡要重點
作者是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,闡明輸出的4項基本法則。
以判斷外語學習能力的「聽說讀寫」為例,聽、讀都屬於輸入,而說、寫則是輸出。
樺澤紫苑說明,輸入僅只是增加大腦知識,僅只腦內神經運作,只是「意義記憶」;但輸出帶來行動,運用運動神經和肌肉獲得「運動性記憶」,才能改變真實世界。
兩週內運用超過3 次,大腦將轉為長期記憶
目前已知「海馬迴」和形成新記憶有關,短期記憶會先暫時儲存在海馬迴2~4週,如果在這段時間經常運用,則大腦會將記憶挪到「顳葉」的長期記憶中儲存。
這意味著,以記憶進入大腦中的時間起算,如果兩週內使用3次以上,短期記憶將會變成長期記憶儲存。
輸出和輸入的成長螺旋
大腦想要長期留存一項記憶,必須先有輸入,再輸出,透過反覆不同輸入和輸出,每過一次週期,記憶量就有所成長。
這種輸入、輸出並非靜態平衡,一入一出都有定數,而是處於動態平衡,樺澤紫苑稱之為「成長的螺旋梯法則」,以此實現自我學習、成長的目標。
輸入和輸出的黃金比例為3:7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亞瑟・蓋茲(Arthur Gates)實驗證實,用30%的時間學習,用70%的時間回溯、練習記憶成效最佳。
他找來百名學童背下「名人年鑑」,每組分別有「記憶時間」、「練習時間」,比例各自不同。
結果發現,花費40%時間記憶成效最好,而年紀越大,記憶時間遞減到30%的組別成績最好。
以研究成果分析學習時間配比,初學者花6成時間輸出、熟練者花7成時間的比例,可說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。從此實驗可知,花在輸出的精力應兩倍於輸入。
檢視輸出結果,將經驗活用在下一次
法則二提到不斷反覆輸入和輸出可以加速成長,但事實上,輸出後到下一次輸出前,仍有一步「反饋」不可省略。
以考試而言,就是檢討、複習、不貳過,若無反饋,則輸出到輸入就難有成長。
行動指南
「盡量輸出」
作者私下調查發現9成上班族學習和工作都是輸入為主,但效率很差,原因正是出在「不擅輸出」。他認為能改變的人生的學習法,唯有「輸出」。
他本人發行13年每天寄發的電子報、經營YouTube頻道,還寫部落格,保持半年出一本書的頻率,甚至還能7小時以上的睡眠、1小時的運動,他將原因歸於「善於輸出」。
包括自己的想法、表達,還有活用身體的各種機會,他都不放過。
在很多學習相關的書籍裡,這個觀念從來沒有這麼簡單得提出過,比起學,不斷輸出竟然學得更多。
輸出、輸入,應該保持在7:3的比例,但大多數人卻是顛倒,也難怪學習成效不如預期了。
記者私房話
對「輸出」這件事,我高舉雙手贊成。
每個人都有表達欲,如果能透過「輸出」將喜歡的事學起來,那是最棒的事。
比如說我在記者工作以外,還是不斷寫分享,經營這個書帳的理由,就是因為光是看書,其實我常常覺得忘記看過的內容。
好記性,不如爛筆頭。
不管想學什麼,學了一點點,就大方用出來吧,別再等了,你用得越多,就越開心,學的也越快!
書籍資訊
書名:《最高學以致用法: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》(学びを結果に変えるアウトプット大全)
作者: 樺澤紫苑,譯者: 賴郁婷
出版社:春天出版社
透過 電子書 閱讀。
購書連結: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請追蹤IG看圖文&關注FB粉絲專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