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2 月 18 日 by 萊恩 Ryan
這一集在說什麼
皓文分享從台灣到日本攻讀博士的經歷,談論博士申請、學術挑戰、日本研究環境,以及他對未來學術生涯的規劃與思考。
1. 為何選擇日本攻讀博士?
- 皓文的研究領域為生物醫學,日本近年在該領域投入大量資源,並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,讓他決定赴日進修。
- 相較於歐美,日本的學術資源與產學合作機會豐富,更適合他的研究方向。
- 希望跳脫舒適圈,體驗不同國家的研究環境與文化差異。
2. 博士申請的準備與挑戰
- 皓文僅花了半年準備,相較於一般準備2-3年的申請者,屬於「匆忙派」的申請者。
- 日本博士申請與歐美不同,筆試占比重,且聯絡教授並取得指導意願極為重要。
- 除了考試與申請文件,如何找到合適的指導教授是關鍵,幸好透過學長的指導,他順利完成申請。
3. 日本博士生活的適應與文化差異
- 赴日前日語能力不足,到日本後面臨語言與學術環境的雙重挑戰。
- 日本研究室文化與台灣不同,教授與學生的關係較為正式,職場文化也需適應。
- 除了學術研究,如何融入當地環境、適應日本的職場與生活文化,也是學習的一部分。
4. 共同創立「日本台灣生技協會」——幫助台灣學生申請日本學術機構
- 皓文與幾位學長共同創立「日本台灣生技協會」,幫助台灣學生了解日本留學申請流程與資源。
- 設立申請經驗分享講座、整理不同學校與科系的入學資訊,讓學弟妹有更清楚的方向。
- 透過協會,他們希望推動日台學術交流,讓更多台灣學生有機會進入日本高等教育體系。
5. 博士後研究員的生涯規劃
- 未來目標:回台灣擔任教授或研究員,希望貢獻台灣學術圈。
- 目前專注於發表高質量論文,提升學術競爭力,以申請未來的學術職缺。
- 強調學術生涯不僅需個人努力,還需運氣與機會,特別是學術機構的職缺開放情況。
快問快答摘要
1. 近期3,000元(約15,000日圓)以下,對生活影響最大的花費?
皓文:「回台灣瘋狂喝手搖飲!每天至少兩杯,10天內喝了超過20杯,對心情超有幫助!」
2. 你覺得最成功或最值得的投資是什麼?
皓文:「出國留學,讓我深刻體會『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』。日本學術環境雖然優秀,但台灣的研究資源與師資一樣強大,甚至在某些方面更適合我。」
3. 讓生活變更好的習慣或信念?
皓文:「當研究遇到瓶頸或壓力大時,我學會切割工作與生活,不讓負面情緒影響私人時間。偶爾犒賞自己一頓美食,能有效轉換心情。」
4. 遇到Burnout(燃燒殆盡)時,如何調適?
皓文:「預訂下一次回台灣的機票! 給自己設立一個短期目標,例如計畫下一趟旅行,讓自己有撐過這段時間的動力。」
金句語錄
「台灣的研究環境不輸日本,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。」
「博士申請的關鍵是找到適合的教授,日本的筆試比歐美重要得多。」
「犒賞自己是一種動力,手搖飲和美食是壓力的解藥。」
「當你覺得快撐不住時,給自己設一個短期獎勵,例如下一次回台灣的機票。」
「推動台灣與日本的學術交流,讓更多人受益,是我在博士期間最有成就感的事。」
感謝皓文,皓文的故事展現了勇於突破舒適圈的精神,他不僅在異地完成博士學位,還透過協會幫助學弟妹申請日本學校,推動日台學術交流。
他的經歷提醒我們:出國深造的價值,不只是學術成長,更是對自身與家鄉的重新認識與肯定。
如果你也曾考慮進修或留學,希望這集能帶給你一些啟發!
和我一起實踐邊旅遊邊工作的生活!
加入 1,800+ 多位訂閱者,每週收到電子報:最新的數位遊牧紀錄、多元副業分享、探索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