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2 月 4 日 by 萊恩 Ryan
在這一集中,我邀請到正在東京讀博士班的好友 飛鳳,聊聊她從沒想過唸書,卻被日本教授挖角到東京進修的經歷。
飛鳳說她不在台灣當上班族,決定出國深造這件事,可是嚇到我們一批老同學呢。
這一集在說什麼
為什麼選擇學術,而非上班族生活?
- 飛鳳原本在台灣修讀化工,畢業後進入業界擔任品管工程師,但半年內便感受到強烈的職業倦怠。
- 她形容這份工作「無聊到發瘋」,無論是升遷還是工作內容,都讓她看不到未來。
- 觀察到身邊的碩士生取得學位,決定回母校就讀研究所,開始接觸學術領域。
從碩士唸到博士
- 碩士期間,飛鳳遇到一位剛回國的年輕教授,成為他的第一位研究生,教授投入大量精力指導。
- 透過自學報告與論文發表,逐漸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,並體認到自己適合這條道路。
- 透過教授的推薦,她前往日本進行短期研究實習,並在三個月內取得足夠發表論文的數據。
- 在日本的研究機構期間,她的努力被日本教授看見,並獲得攻讀博士的機會。
決定赴日攻讀博士的關鍵時刻
- 回台後,飛鳳面臨兩個選擇:履行獎學金義務進入業界,或償還公司資助的50萬獎學金後繼續深造。
- 在深思熟慮後,決定勇敢迎接挑戰,選擇赴日攻讀博士。
- 命運巧合的是,原本提供獎學金的公司因裁員違約,讓她免除了還款壓力,順利前往日本。
成就感驅動學術之路
- 雖然過去並未計畫進入學術界,但在碩士與實習期間,飛鳳發現學術研究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
- 她認為自己是一個「靠成就感存活的人」,研究工作讓他能不斷挑戰新問題,避免職場帶來的重複與無趣。
- 因此,儘管原本已計畫碩士畢業後進入職場,最終還是選擇接受日本教授的博士邀約,繼續深耕學術。
日本留學的挑戰與適應
- 飛鳳坦言,自己從未特別想過要來日本,但因為學術機會,他順勢踏上這條路。
- 日本的行政手續雖然繁瑣,但生活上並無太大困難,特別是她已做好心理準備,隨時依靠 Google 翻譯解決問題。
- 最戲劇化的是,飛鳳原本因為獎學金須留在台灣工作,卻因公司違約,意外免除了50萬台幣的獎學金贊助,這讓她更篤定地前往日本。
下一步?
- 目前飛鳳的目標是完成博士學位,未來可能會到其他國家做博士後研究,最終回台灣當教授。
- 她認為學術研究提供無窮的挑戰與探索機會,能不斷學習,維持對工作的熱情與成就感。
快問快答摘要
1. 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的習慣或信念?
- 飛鳳:「一定要瘋狂地喝水!喝水真的只有好處。」
- 每天喝超過 5000ml 純水,有助於皮膚變好。
2. 在專業領域,你聽過最糟糕的建議是什麼?
- 飛鳳:「大學時,一位教授說:『女生如果不念研究所,結婚後老公會外遇,因為你沒話聊。』」
- 當下更不想念研究所,覺得這個理由既荒謬又性別歧視。
3. 遇過 Burnout(燃燒殆盡)的時刻嗎?怎麼應對?
- 飛鳳:「有,而且很難調適。我最大的動力來自成就感,所以會不斷追求挑戰。但真正讓我撐過去的,是有一起受苦的夥伴。」
- 燃燒殆盡時最重要的是「有人陪」,因為夥伴的支持與共鳴能讓人更有動力堅持下去。
金句語錄
📝 「我最大的快樂來自成就感,研究帶來的成就感,讓我不會膩。」
📝 「我一直以為自己適合當上班族,結果發現學習才讓我快樂。」
📝 「學無止境,研究的高山永遠爬不完,所以永遠都能有新的成就感。」
📝 「曾經我認為上班族生活安穩,但現在我寧願選擇挑戰。」
📝 「我回頭思考如果十年後發現自己沒讀博士,會不會後悔?答案是會。」
📝 「當你想完成什麼,全宇宙都會來幫你。」
感謝飛鳳,飛鳳在這一集的分享,不只是關於學術轉折,更是關於「尋找適合自己的路」。
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何從職場迷惘中找到新的方向,並在學術領域找到自我價值。
如果你也曾考慮進修或留學,希望這集能帶給你一些啟發!
和我一起實踐邊旅遊邊工作的生活!
加入 1,800+ 多位訂閱者,每週收到電子報:最新的數位遊牧紀錄、多元副業分享、探索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