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讀後心得|2 個如何過順心生活的秘密:如實與去標籤化

Last Updated on 2024 年 8 月 13 日 by 萊恩 Ryan

佩瑪‧丘卓:保有「帕玉」,就是保持洞察、明辨、覺性、覺察、專注。

你今天過得如何呢?是過得開心還是過得不順心呢?和你分享一本書: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,是一本修煉心靈、讓自己可以更從容面對生活種種艱難困苦,也有簡單的禪修方法,立刻就能嘗試練習。


這本書在說什麼?

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,作者是佩瑪‧丘卓,她是西方很受歡迎的佛教導師。

她是一名比丘尼,在作者的介紹以及在書中自稱「阿尼」,修行藏傳佛教。

讀本書後我才意外了解,原來在美國其實有很多的喇嘛,甚至不止美國、歐洲,廣義的西方國家其實也有不少的佛教信徒,但跟臺灣比較常見的可能不太一樣,多屬藏傳佛教。

類似的書籍原先是僧侶、比丘尼在推廣佛教、引導學生禪修的指南,可以在書中仿效一般人也能接觸一些比較平靜心靈、安定身心的一些方法,所以他們不同的著作,都是在講這種修煉心性、靈性的體會。


從這本書學到什麼?

這本書叫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,英文很有趣,叫做 “Welcoming the Unwelcome: 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”。

書名本身有一個趣味性,副標題叫做:「世界很亂、工作很煩,沒有一件事順我意⋯⋯但一切開闊清明,就在轉念而生的菩提心中。」

英文是說:“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”

也就是說呢,你要歡迎那些不速之客的人、事、物,也是感覺。

爲什麼我們要說不順心?或是如作者是說「不順意」?那要怎麼學會順心過?

學會分辨順意與順心

我的理解是,因爲順你的意,表示你是理智控制你希望期待發生的事情。

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也許周圍的人還會順我們的意,但作爲一個成年人,當你必須要開始與其他人合作,你一定會察覺到生命不如你所想,或是說世界不再圍繞你運轉。

這同樣符合兒童的成長理論,在7-12歲轉變到青少年的階段,就是從世界是以我爲中心,轉變到世界不以我爲主、不再以我爲重心的一個認知,是象徵兒童成長階段的改變。

順心過,反而是代表著,你可以感受世界的運轉、感受發生在你身上的種種情緒,但你也許就只是體察、觀察,然後就讓感受流過去。

所以對你來說,不管發生什麼,你的心都是在那裏,所以始終就是順著你的心過生活,而不會因爲世界不如你的意,你就覺得整個世界要毀滅了。

但爲什麼要看這本書?因爲我遇到一些不順意的事,我本人原先會覺得是不順心,但在看了這本書之後就會理解,原來對我來說叫做不順意,因爲它並不符合我想像中理所應當的世界樣貌。

作者在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運用許多佛教的說法,有一些很具體的解釋。我不敢說我理解的很精準,所以我用自己生活中的舉例分享。

保持「帕玉」,少一點自動導航的生活

比如,作者提到說要保持「帕玉」,來自藏文的說法,英文拼音叫做 PAYU。

它的翻譯比較應該叫做洞察、明辨、覺性、覺察、專注,我個人覺得也可以把它當作「正念」來理解。

如果你還不是很熟悉正念是什麼,簡單說,就是非常專注在你當下經歷的任何一件事。

也許你正在呼吸,你就是像第三者一樣觀察自己在呼吸這件事,或是其他的事情也可以比照辦理。

比如說你現在發現你突然有一個憤怒的念頭,原本的自己可能就是順著這個憤怒的念頭,在腦海裏盡情去想一些可能想要傷害別人的事、想要口吐髒話⋯⋯

如果你能夠有正念的想法、你有正念的方法之後,你就會把自己抽離出來,看自己像是一個第三者,你會發現自己是一個演員,看著自己冒出憤怒的念頭、想要講髒話的念頭,這個瞬間你就已經學會正念了。

此一瞬間,你可能可以擺脫憤怒的念頭,因爲你已經抽離出來了,這是我從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前面學到的。

本來不同的方式都能夠辦到這件事,但作者強調,如果你遇到任何的困境,你都還能保持這種「帕玉」,保持自己的覺察,其實這是需要訓練的。

就跟運動一樣。運動是練肌肉,保持覺察的心靈、保持覺察的習慣也是需要訓練,因爲我們常常是過著自動導航的生活而拒絕感知生命。

如果我們可以在某些特殊的片刻,覺察自己心裡的想法是如何,你就已經稍微改變自己的自動導航模式了,你把你的身體跟生命的掌控權又重新掌握回自己身上。

嗯,如果真的很難辦到類似的事情也沒關係,因爲作者本來就是透過一種像是在說故事、開示的方式解釋。

她也說,如果我們真的做不到,當我們遇到不同的事情,或是遇到我們想要跟其他人互動,不管這個互動是好的還是壞的,我們可以先問一下自己這件事:「有關係嗎?」

或是你可以學納提科,他跟自己說的是:我可能錯了。

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:我們做的事情會影響到其他人嗎?

比如說我像剛剛講的舉例:我很生氣,我對某人產生了想要罵髒話的念頭。

那我罵了髒話這件事:有關係嗎?對我有什麼關係?對他有什麼關係?對其他人有什麼關係?

也許你就會改變你想要做這件事的念頭,那不管你的改變是:「對,我要做。」;還是:「對,我不要做。」那可能都帶來完全不同的覺察跟改變。

親人離開令我覺察無常與空的瞬間

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許多章節在提到一個我很感興趣的「無常」與「空」,因爲我最近遇到的確好幾件事,並不如我的意發展的事情,我內心蠻受衝擊的。

我家,已經是我家人的一隻老狗,今年剛離開我們。

她的離開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突然的,因爲她始終是挺健康的,今年忽然遇到細菌感染,在很短的一個月內就衰弱下去,然後很不舒服的離開我們。

這件事對我衝擊很大,所以我才會想要看一些理解生命跟死亡的書籍。

對作者來說,其實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的確都會遇到一些不如自己預期的事。

常常會發生的就是死亡、生病。

大家一定看過很多那種得了癌症的成功人士,大徹大悟,說自己如何後悔、或是臨終之前,感嘆自己都爲了別人而活⋯⋯看再多真的不如自己體驗過一次。

我覺得也好,也許我蠻幸運的嗎?我不知道該說好還是不好,在我還年輕的時候就感受過一次這種:熟悉的日常大幅毀滅、崩壞的片刻。

實際生活,並沒有很大的改變。然而在我的內心我很清楚,少了一個原本我覺得熟悉、親近的家人——就算她只是一隻狗,我也都當做是我的家人——在這種生命瞬間改變的時刻,我很無所適從、發自內心覺得:怎麼可能?

佩瑪‧丘卓提到的一個例子是有一本書叫《奇想之年》,作者是一位女性,她跟她老公有一天吃晚餐,結果她老公坐在她面前,心臟病發過世了。她自己寫下:「生命的改變如此迅速,生命就在一瞬間改變了,你才坐下吃一次晚餐,你所熟悉的生活就此告終。」

這應該是很平淡無奇的一段文字,但對我來說也是。

我某一天回到家,然後發現狗狗生病了,必須要送去醫院照顧。

照顧的同時,因爲我不是主要照顧者,我沒有住在家裡,變成我每個週末回家的行程,就是優先去看住在醫院的狗狗,一個禮拜我只能看一個小時,所以當月我只去探望了4-8個小時。

在某一天趕著要回家的路上,在火車上我接到家裏的訊息說:我們家狗狗已經走了。

這個瞬間也很明確,就是我感受到「熟悉的生活就此告終」。

一定不是只有我才有這種經驗,在我當下處於這種無所適從的狀態的時候,我會非常難以跟這種「失去立足點」、「失去參照」、「失去一件熟悉事物」的感受相處。

我有很多的情緒在那時候冒出來,但我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情緒分很多層次,以作者來說,那就是我體悟到空性的開始。

空性是一種佛教的說法。那原本應該是翻譯自梵文 SHUNYATA ,翻譯成「空性」或是「空」。

中文的理解可能會覺得是一種「空洞」、「空空如也」,也就是不存在的狀態,我本來的理解就是當成真空一樣,可是這裡是解作「心靈的真空」。

跟剛剛提到的熟悉的生活瞬間消逝、瞬間結束的感受還蠻一致的。並不是說,這個生活瞬間改變,就等於空性,而是生活瞬間改變,提供我們自己接觸心靈真空的一個管道跟入口。

當我處在那種無所適從、沒有參照跟立足點的狀態,其實我已經瞬間感受到空性是什麼。

空性就是去除標籤,如實的生活

作者有一個解釋:我們平常看一棵樹,我們給這個樹的標籤,你可能在我講述這個名詞的時候,已經聯想到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,可能是有綠色的樹葉、棕色的樹幹,老枯枝的樹根等等。

實際上,在佛教的說法,這只是一個標籤而已。因爲每一棵樹都不一樣,因爲每一個我們所說的樹,它只能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概念。

佛教常常在說的就是要「去標籤」,如實存在、如實生活。讓樹是樹本身,因爲樹是我們給的名詞,英文叫 tree ,每一種語言有它指代的意思。

但對樹來說,它就是它本身,它可以不叫「樹」這個名字,樹並不會因爲你認識它的名詞是中文、是英文而有不同,所以對我們來說,認識樹的方法就是知道它是樹。

這跟空性有什麼關係?因爲空性的意思就是一樣,變成我們不再去認識事物原本的標籤。

像我剛剛講的舉例,我可能會覺得狗狗在我身邊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。

但狗狗很突兀的離開人間,讓我發現,並不是這樣,狗狗存在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。

當我認識到這件事的時候,我的內心認定「狗狗存在是理所當然」的標籤這件事就不見了,我可以變得比較開放,接受這件我原本拒絕接受的事。

哦,是啊,原來除了我的心在流動,還有其他事情也是跟著流動,也許整個世界都是不斷在運轉跟變動的。

這可以爲大家也許很常聽到的話做註解:唯一不變的就是變。佛教說的無常,我想也是這個意思。

另外一個講空的解釋,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沒有一個附加的意義。

作者的例子是,當你提到一杯好茶是什麼感受?通常一杯好茶可能就是你會感覺到是很舒服、很 cozy, 可以放鬆,可實際上,那一杯茶真的是有這個意義嗎?

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空,就是沒有附加的意義,沒有我們人爲貼標籤,就是我們可以接受,事物本身就是它本身。

因此,通常能夠感受到空的感受,就是必須面臨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動了,作者的形容是:你認識世界的泡泡破裂了。

我的理解是我戴的眼鏡破碎了,我看世界的清晰程度就變了。

由於我近視很久,我從很小就開始戴眼鏡,對我來說我認識世界都是透過一層一層的鏡片,那我現在也可以理解成我認識不同的事、不同的人,我也是靠著疊加在我眼前的鏡片來認識這個人。

當我拿掉這個眼鏡,也許我看到世界變得模糊,可是這是他本來的樣子,而不是我透過鏡片去賦予他應該是什麼樣子。

這是一個蠻奇妙的經驗。比如說你在挑選東西好了,可是你很專注的要選一個藍色的水壺,那在成千上百個水壺裏面,你去逛水壺專區,你就會發現,真的只會眼中只會看到那個藍色的水壺,你根本不會去掃描到別處有一個造型很別緻的黑色或紅色水壺。

你的眼睛就只會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。

困境與變動原來是一種祝福

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很難真的體驗到空性是什麼?空是什麼?

所以總是必須要經歷一些變動,尤其是像剛剛講的死亡跟疾病,都是這種生活中的困境,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並不如我們所想——尤其是當你感受到生命被顛覆的時候,就是你體悟到空性的最佳時機。

這種感覺一開始應該是蠻痛苦,我到現在都還覺得難以習慣。

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也是解釋說,其實從佛教的觀點,我們越接受、契合空性,其實越能夠感受到喜悅。

喜悅來自於什麼?喜悅來自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更加開放,我們會比原本使盡全力要維持一個在我們假想中的生活更輕鬆,比刻意維持認知中的日常輕鬆很多,我們更能接受任何片刻。

原本,我們努力要維持這個想像中的現實。比如說我現在還是持續在工作,我想要賺錢,我就會覺得:是,我就是要維持這樣的生活模式。

我不會去想我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,因爲我讓自己被這些事情填滿,但這種生活不會長久。

往往是被動地讓自己有一些變動,例如說被遣散,你才會去挖掘自己在這段空的時間,還有什麼可能性可以發揮。

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,有些人都是會主動去做一些選擇,比如說我聽過很多人都是約定自己在一間公司做滿第三年結束,就立刻辭職,不管怎樣都要辭職,這是一種主動創造改變的決定。

但實際上,大部分人不會主動創造生活中的極大改變。

剛剛講的任何情況、任何改變,常常我們會感受到很痛苦,我們爲什麼要變呢?爲什麼世界要對這樣對我們?爲什麼事情不如我們所想?

我們要是真的觀察自己變動時刻的情緒,就像是我剛剛講的沒有立足點,我沒有參照、生命瞬間逝去、熟悉的樣貌褪去的時刻。

若我們應該可以學著感受,對任何情況都發現,我們不會再那麼絕望,因爲我們有過經驗的嘛,雖然說每一次感受到類似感受的時候會是不同的。

以佛教的說法,就是你會發現這種失去參照的感受,其實是抱持開放跟流動的開始。

我們講開放跟流動,大家可能會覺得很舒服或舒適,像就泡在水中慢慢順著流走,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跟大衆生活不符的體驗。

因爲我們大部分是安穩的,在某一個位置上持續的貢獻、生存,我們並不會一直追求變動,所以有變動就代表我們生活的泡泡破掉了,或是我們自己戴的眼鏡被拿下來了。

世界不是按照我們想的那樣,但也同樣讓我們看到不同尋常的一面,是以往不曾看過的美麗。

立刻可以練習的禪修呼吸法:施受法

我會覺得,的確,當我在工作中遇到這些我沒有辦法掌控的事,我的腹部會緊縮,我的胃甚至會抽痛,我也會發現自己吃不太下。

這都是我覺得很不順意的時候,那怎麼能夠跟它好好相處呢?

要排解這種緊繃和不順心的感受,作者有提供一些在佛教跟僧侶可能會採用的辦法。 

其中一個蠻簡單的,稱為:施受法,可以跟呼吸搭配。

請想像:如果你知道你現在自己的情緒可能比較負面,那你可以吸氣,默數:

1

2

3

感受一下現在除了你之外,還有其他人也陷在這種情緒。 

接著呼氣,默數:

1

2

3

接著把這種緊繃的情緒釋放出去,送出去緩解和送到其他人的身邊。

所以你會不斷的吸,但你會發現其他人也跟你連結在一起。

呼氣的時候,你把放鬆的感受也放到其他人的身上。

這就是施受法的練習。

做完幾套練習,至少我能心平氣和地繼續處理別的工作了。


為什麼讀這本書?

我會最近讀到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,主要就是因爲我先認識作者,近期出了一本書叫《懂生才懂死》。

很可惜,是因爲一直沒有電子書,我就遲遲沒有去閱讀它。

我才想說,那我先找到作者的其他著作來看,就發現在前一兩年作者有出了這本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,也許可以讓我學會面對不如己意的日子。

從這本書啟發的行動建議

在無聊的狀態去享受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性。

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書中很有趣的一個說法,將空性分爲:清涼、熱鬧兩種。

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任何不舒服的感受,它會讓我們覺得很惱人,英文是 “hot”。 你會煩、會躁,但實際上如果你能細心去體察這些感受,它很可能是帶給你空白的無聊。

如果你能在無聊的狀態去享受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性,作者形容,你會覺得「非常清涼」。你並不會覺得煩躁,而是這是一個你感受當下的入口。

你,我,難得,可以無所事事。

對現代人來說這應該非常難。因爲我們有手機、社群,幾乎佔據我們所有的時間。

對我來說也是,因為我閒不下來。閒下來的時候我就去找書來看。

我自覺我好一點,是我每天都有反芻的時間,我可以看書,我可以做筆記,我可以跟讀者、聽眾分享。

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少有的體驗:我很少感到無聊。

我很好奇,別人的無聊是什麼感覺?類似的分享在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書中還蠻多的,我覺得可以很細心的體會一些,跟你現在生命也許有共鳴的片刻。

如果沒有不要緊,也許你還不需要讀類似的書,認真過好生活每個片刻就好。


我的讀後感

我後來比較能理解,爲什麼現在大家對心靈成長類的書籍依舊熱賣。

有時候就會是覺得真的需要,或是真的可能會去上一些什麼不同的課。

不管是禪修還是說可能西方宗教的祈禱、禱告這些,因爲很多修煉心靈的方法,原來是我們的內心其實並沒有一個很完整的方法,去跟自己——尤其是跟自己不舒服的那一面——相處。

但早就有人想過類似問題的,佛教之所以出現正是如此。宗教出現,很大一部分是滿足精神與心靈的寄託。

我覺得現代人比較普遍焦慮,可能可以歸因於生活中缺少了一個指引。

之前看過,的確在過往,古代人生活都是嚴格按照宗教儀軌進行。不一定叫宗教,就叫傳統儀式也好,每個人出生,可能就會有一個出生禮、成年有個成年禮,按着宗教儀軌的指示過日子。

然而現在,也許因爲時區是自己創造的,所以更需要讓自己的心可以有一個穩定跟面對的力量,這是需要方法、需要修煉的,所以讀一讀類似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的書可能有所幫助。

書籍資訊

《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》
Welcoming the Unwelcome: 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

作者: 佩瑪‧丘卓

原文作者: Pema Chödrön

譯者: 雷叔雲

出版社:心靈工坊

購買連結:

你喜歡這篇文章嗎?

加入 200+ 多位訂閱者,每週收到電子報:最新的生活靈感、好書分享、深入心靈的探索故事。

評分者:萊恩 Ryan
評論分數
5.0
萊恩 Ryan
萊恩 Ryan

嗨,我是萊恩日誌的萊恩 Ryan。

我先是愛書人,後是媒體人,立志當個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人。我喜歡將閱讀的收穫寫下來,分享給你,增加好人與好事相遇的機會。

好奇想提問,或是邀約合作,歡迎來聊:[email protected]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